如何确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取得成本?
投资性房地产的取得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和其他支出。
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在成本模式下。
一般是按照历史成本来计量的。如果是外购的投资性房地产,可以按照实际的买价加上相关的税费作为成本 如果是自行建造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该资产达到预定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必要支出作为成本 其它方式取得的则按照实际成本进行处理就可以了。
取得时,按照取得方式确认投资兴房地产,其会计分录为: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贷:银行存款(在建工程等)持有期间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摊销,但在资产负债表日要将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调整为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投资性房地产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予以确认:企业能够取得与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相关的租金收入或增值收益;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外购的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企业,应按照确定的实际成本,借记“投资性房地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企业,借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自行建造的投资性房地产账务处理怎么做
房地产会计账务处理流程\x0d\x0a先谈谈会计流程吧。房地产行业的会计流程与其他行业的会计流程大同小异。\x0d\x0a关于费用的报销。有关的业务人员签字,部门负责人签字,然后由会计部门的有关人员审核,最后由签批权的负责人签字后,由出纳支付。出纳做记账凭证。
结论:投资性房地产转化为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需要根据不同情况执行相应的步骤。
如何确认和初始计量投资性房地产麻烦告诉我
1、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采用成本模式,建造过程中的非正常损失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建造成本。自用房地产改为出租时,转换日为租赁开始日。若将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土地价值按比例分摊。确认时点为董事会作出决议的日期。
2、在会计处理上,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依据购入价格或建造成本,后续通常采用成本模式,允许对建筑物进行折旧处理,土地则进行摊销。但在特殊情况下,如市场条件允许,也可能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但同一企业在同一时段内必须保持一致的计量模式。
3、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按成本进行计量(外购或自行建造:自租赁期开始日或用于资本增值之日起)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有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两种模式,通常应当采用成本模式计量,满足特定条件时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建造某投资性房地产达到预定可使用吗
1、可以。企业自行建造(或开发,下同)的房地产,只有在自行建造或开发活动完成(即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同时开始对外出租或用于资本增值,才能将其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2、自行建造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房地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
3、企业自行建造的房地产,只有在自行建造活动完成(即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同时开始对外出租或用于资本增值,才能将自行建造的房地产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自行建造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房地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
4、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交付使用时,借记“投资性房地产”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例某公司采用自营方式建造一幢营业大楼用于出租,建造营业大楼领用工程物资1500万元,计提工人工资200万元,以银行存款支付水电费30万元,支付相关税费5万元;该营业大楼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交付使用。要求,根据有关资料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5、二)自行建造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三)以其他方式取得的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确定。
6、自行建造的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其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包括土地开发费、建安成本、应予以资本化的借款费用、支付的其他费用和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建造过程中发生的非正常性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建造成本。
投资性房地产相关资料
1、投资性房地产分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和成本模式,若有折旧计提,则为成本模式计量。其折旧计入“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科目。
2、其他资料:鸿昌公司所有收入与支出均以银行存款结算。
3、将某个项目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首先应当符合投资性房地产的概念,其次要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与该投资性房地产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与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包括用于出租的房地产的租金收入,或者用于资本增值的房地产的增值收益。
4、下列各项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有:(1)自用房地产,即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房地产;(2)作为存货的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属于正常经常性活动,形成的租金收入或转让增值收益确认为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但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是与经营性活动相关的其他经营活动。